《共和国战神》
东方信使 2022-07-16
俗话说:“ 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 ”。共和国开国将帅中,虽不乏 人才济济 、将星云集,甚至有称得上将中之将、帅中之帅的绝品的战神。只是无论从那个角度去审视,只有 刘伯承 、 林彪 、 粟裕 三人 金榜题名 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:极端的专业和极端的敬业,已经修炼到了 心无旁骛 、 走火入魔 的极限程度。
这三位军事大家,有着共同的特点:
1. 一生征战,伤痕累累
2. 沙场点兵,九死一生
3. 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
4. 营造和平,开国工匠
三位军事大家,也有不同的境遇:
1. 出道时间不同
2. 战场格局不同
论及军事专业化,就必须强调:唐朝之前是文武不分家的。成语“ 出将入相 ”说的就是这件事:同一个人在朝为官:出征迎敌即为将军,回朝主政就是宰相。正是社会的进步、文明的延展,才促进了社会的渐次分工。文、武也就自然 分道扬镳 了。人才的发现,也就形成了 泾渭分明 的文科 科举 ,和武科 武举 。
无论国内国外,在军界,向来主张:
1.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( 拿破仑 )
2. 要企图从政的将军不是好将军
为的就是专业化、菁英化、定制化。
常言道: 兵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 。 将不在于勇,而在于谋 。 四大名著 之 《三国演义》 ,通篇讲述的都是谋略,都是一代枭雄上演的 城头变幻大王旗 。旗帜:意味着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。兵丁,意味着 昭之即来、挥之而去 。特别是灾荒年,手里有多少粮食,就能招多少兵。只要打胜仗,就不愁没有兵 —— 淮海战役 ,就是用俘虏打出来的 。而统领大军的,正是军中万里挑一的翘楚——大将军、大元帅。
共和国的这三位将帅,都是军事天才加奇才,都有着 鸿鹄之志 ,都追求极致。笃信: 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 。
1. 刘伯承 :
军校出身,军阀混战时期,就已经是蜀中名将了。红军时期,他长期担任 总参谋长 的角色。后留苏深造,集理论、实践于一身,更加 如虎添翼 。他先后翻译、整理和创作了不少军事素材与教案,堪称军师教父。刘帅的用兵特点是:兵书战策 烂熟于心 ,却从并不拘泥于教条,而最擅长 出其不意 、 攻敌不备 ,经常 剑走偏锋 、 出奇制胜 ,所以令对手 防不胜防 、 烦不胜烦 。
建国后,刘帅 专心致志 ,倾心于办理军校,培养才俊。当然,这也是 众望所归 :毕竟这是在 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 。如果说刘帅还留有什么缺憾,那就是没有写成军事专著。否则,近代军事家名头,就不会给 蒋百里 留有 出头露面 的机会:
1. 毕竟“ 胜者为王败者寇 ”
2. 毕竟 蒋百里 所在的阵营,战场上完败
刘帅启蒙于民国时代 私塾 ,颇擅长 四书五经 、 子曰诗云 。那么对他来说,著书立说,那是 小菜一碟 、 信手拈来 。另外,他又有长期从事学术的方便,写作,绝对不是问题。
2. 林彪 :
黄埔军校 四期毕业,居然二十三岁就升任红军军团长!解放战争期间,他以东北境内十万先遣军,经过仅仅三年,到 大决战 之前,就已经扩充至七十万野战军,三十万民兵。其封神之作是:在东北一个多月的大决战——三大战役之 辽沈战役 中,活生生吞掉了国军精锐五十多万!从此改变了内战天平的倾斜方向;林彪的用兵特点就是敢打大仗、硬仗。
战争需要林彪,林彪需要战争 。林帅既是天才的军事家,也是出色的政治家。林帅为共和国 打遍天下无敌手 :从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岛。他军功至伟, 无出其右 ,几乎囊括了中国一多半富庶地域。
晚年的林帅,钟情于历史研究。如果上帝多给他一点时间,或许有缘 颐养天年 , 著书立说 。
3. 粟裕 :
普通中学毕业,没有军校教育背景。从军以后,他从最底层开始,靠军功一步步高升到野战军主帅。他所辖军队,从解放战争初期的三万,发展到大决战前的六十万!其封神之作就是国共大决战——三大战役之 淮海战役 :用六十万军队,玩坏了敌方八十万!粟裕的用兵特点,就是敢打别人不敢打的恶仗——从来都是 以少胜多 、 以弱胜强 。正如林彪所言:“粟裕净打神仙仗”,“粟裕打的仗,多数我都不敢打”。
因此,粟裕一词,已经从人名演变成偶像,成为倔强与神奇,走向极致的真人秀:他的对手,都是二星、三星、四星级上将 ——人人都是学霸,个个都是骁将。粟裕 的胜出,不谛于废弃了科班、否定了名将。究竟道理何在?恐怕没人说得清。如果一定要勉强炮制一个答案,那么只能理解为“专业素养”和“敬业精神”:
1. 粟裕话不多,却经常给军用地图相面。从五万分之一的战区地图,到百万分之一的国家地图,就是他平日的生活伴侣
2. 对粟裕来说,地理、气候、人文,都标刻在曲线走向、字里行间
3. 历史典故、经典战例,烂熟于心
而他的对手,很多都是在天天跟记者相机相面。突出的代表信条就是:美景我所欲也,美食我所好也,美人我所恋也——但愿这些只存在于艺术夸张。
在华中、华东、山东战场上,与粟裕过过招的敌阵名将有:
2. 留日二级上将 汤恩伯
4. 抗日骁将 王耀武
5. 黄埔军校“文武全才”,中将 李默庵
粟裕 手下败将 名录中,还有黄百韬 、李天霞,胡琏、鲁道源、李振、薛岳、李仙洲、区寿年等等。国军排名前 20 的战将,粟裕个人就承包了多一半!其 结果,当然绝对 精彩纷呈 ,正如战俘营里 王耀武所做的一副对联 :
上联:早进来晚进来早晚进来;
下联:先出去后出去先后出去。
横批:全都来了!
如果把战争比作 黑白对弈 ,那么,其中的
· 每一步运子都是 晴天霹雳
· 每一颗落子都是 雷霆万钧
战争意味着国运豪赌。但和平也不列外,也需要用战争状态来严肃对待:对于社会、对于自己,人人都是将军,个个都是元帅。这是因为,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。信仰所系,心中自有百万雄兵。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,都是在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从事专业,而不敬业,往往闹出弥天笑话。 久而久之 ,热笑话会冷却,变成冷笑话。比如现在,很多自媒体报道乌克兰战争,就有人声称“俄罗斯轰炸机满载炮弹到敌上空 狂轰滥炸 ”:
1. 这里的“炮弹”用法,纯属低级错误。逻辑上,此处应该是“航弹”:炮弹是由火炮来发射的,化学燃料爆炸方式推进的作战武器。“航弹”是由轰炸机在目标上空投放的,自由落体的作战武器。混淆二者的关系,说明作者缺乏最最最最基本的军事常识
2. 如果不是具有绝对的 制空权 ,派轰炸机去敌方空投炸弹,无异于自杀。此情此景,轰炸机的出动,常为 防区外 发射远程导弹,然后 溜之大吉 、 逃之夭夭
混淆“炮弹”与“航弹”,这种外行行为, 初来乍到 还是个热笑话。但重复次数太多了,就变成了冷笑话,轻则令人抱怨其写作的 粗制滥造 ,重则令人怀疑其报道是否 胡编乱造 。
在专业与敬业方面,打仗与人生是同一个逻辑:
1. 打仗是指挥千军万马
2. 人生是指挥百万细胞
3. 都是专业性产业豪赌
4. 都是敬业型事业拼杀
只有把人生视为打仗,才能全身心投入,才能实现更完美的专业化。只有把专业视为天命,才能更有效地敬业化。为此,国人都应当像共和国战神那样, 胸有大志、腹有良谋 , 随机应变 、 成竹在胸 。只要人生精彩到极致,就一定有 出神入化 、 法力无边 。